村改社区改造不仅需要人们在身体上上楼,更需要人们在精神和心理上上楼。为了让村民搬上楼感到舒心,岛城不少“村改社区”社区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居民的社区治理方式,“改造”出社区治理新模式。近日,记者走访了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毛公地社区。
党建引领基层治理
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高楼大厦,他们能适应社区的新生活吗?
2013年,毛公底社区启动搬迁工作,500多户村民喜迎“小洋楼”而来,短短几年时间,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村民不仅“身体上楼了”,而且“精神上楼了”。
“大家聚在一起做丝网花,既陶冶了情操,又能挣钱,说说笑笑,心情愉快。”64岁的社区居民刘美兰说,社区里很多妇女扔掉锄头,拿起绣花针,学会了制作精美逼真的丝网花。刘美兰不仅自己挣得盆满钵满,还收徒弟,实现了“一日学技,终身受益,一日就业,终身就业”的目标。
村民“搬上楼”后,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受到冲击,大家缺乏归属感。社区围绕老人多、下岗失业人员多、熟人多的“三多”,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创立“毛公地·邻里之家”党建品牌,以爱好为纽带,发展各类兴趣组织,通过各类文艺活动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搭建居民相互联系的平台,打造宜居、和谐、安全、幸福的标准化社区。
如今,“毛公地·邻里之家”党建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,已与李沧区文化馆、李沧区统计局、育才毛公地幼儿园、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等9家共建单位签约,加入毛公地共建队伍,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、为社区发展谋划布局、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,开展共建活动30余场,服务群众1500余人,开创了跨部门联动、联合组织、联合举办活动、资源共享的区域性党建格局,让社区真正变“新”。
一门服务
为保障社区居民权益,社区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,由“坐诊”向“查房”转变,由线下向线上转变,每年解决数百个问题,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段路程的“肠梗阻”,让居民全面融入现代城市生活。
为了更好地解决居民诉求,社区成立了党建联合会,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社区工作,收集居民对物业、社区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,充分了解居民的喜怒哀乐。
社区建设了占地面积760平方米、功能多样的社区邻里中心——“猫公地·邻里之家”党群服务中心,搭建了基地、组织了活动、凝聚了居民心,实现了“开一扇门、办千家事”的目标,打通了为民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;建立了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,引入专业社会组织,成立了居民志愿服务联盟,组建了书法队、合唱队、舞蹈队、剪纸队等,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到助人、自助。
由于近年来城市扩建变化,公交站台距离社区门口较远,给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出行带来很大不便。在街道协助下,社区联系青岛市交通局、成运控股公交集团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李沧大队,对公交站台进行补植绿化、硬化处理,安装公交站牌、站棚,一个月内毛公底公交站顺利通车。
探索“四位一体”合作的前进之路
“我们希望通过‘四会联动’的成熟运行,不断拓展基层协商议政平台,提升基层协商议政实效,真正成为打通社区治理的‘毛细血管’。”毛公地社区党委书记刘志刚说,社区引入社会组织青岛李沧永年楼日托管理中心,通过社区、社会组织、社工、社会志愿者“四会”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,培育出一支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队伍——“毛公地志愿者队”。他们就像一块磁铁,来自社区,服务社区,既帮助别人,又帮助自己,吸引着社区居民一起参与志愿活动。
在毛公底社区,初步形成了社工带领志愿者、志愿者服务群众、群众争当志愿者的互动局面,为居民提供精准化、精细化的关爱服务,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。今年7月,患病的“空巢老人”郑奶奶,拨打预先设定的电话按钮,向志愿者求助。接到电话后5分钟内,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便来到她家,为她提供健康照护。
“社区居民成为志愿者、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很高,每一位居民都乐意看到社区变得更好。”刘志刚说,社工专业知识丰富、善于拓展项目、志愿者人数多、乐于奉献、人脉广泛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,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精神扎根在每一位毛公地居民心中。现在在毛公地社区,经常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,听到他们的声音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nsa.com.cn/html/tiyuwenda/4565.html